日前,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第二代具身智能机器人亮相。据介绍,该机器人采用可变轮足移动结构,具备全地形通行能力。除广汽集团外,丰田汽车、北汽集团等多家车企也已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在业内看来,汽车制造商涉足该领域优势显著,不仅在研发方面门槛相比来说较低,且在应用场景方面也具备独特优势。不过,部分业内人士也表达了对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层面的一些担忧。
日前,2024年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在广州南沙举行,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第二代具身智能机器人在此期间亮相。
据广汽机器人研发团队负责人张爱民介绍,广汽具身智能机器人采用可变轮足移动结构,具备全地形通行能力,可自由切换两轮足或四轮足模式。同时,该机器人还引入人工智能大模型,可实现远程操控、本地控制和自主控制。据了解,广汽机器人研发目前已进入第三代,全新人形机器人计划在2024年12月底正式对外发布。
值得注意的是,除广汽集团外,丰田汽车、北汽集团、上汽集团、小鹏汽车、特斯拉等多家车企通过投资或自研的方式,将业务触角延伸至人形机器人领域。特斯拉CEO马斯克更是公开表示,未来特斯拉的长期价值大部分体现在人形机器人。
“如果说智能汽车是智能智造的皇冠,那么智能机器人将是机器智能的皇冠。我相信,将来智能汽车的厂商都会同时是智能机器人的厂商,相信智能汽车跟智能机器人将来会是一致的产业,且能够产生1+12的效应。”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预判道。
在业内看来,汽车制造商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拥有显著优势,即相较于其他竞争者,他们在研发方面的门槛相对较低。
据悉,汽车领域在无人驾驶、传感器、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与人形机器人的开发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这使得两者在硬件和软件层面上都存在技术转移的可能性。比如,特斯拉的机器人Optimus项目利用了自动驾驶系统中的视觉、导航和AI算法技术。
对此,中科院战略咨询院产业科学技术创新中心汽车行业特聘研究员鹿文亮表示,由于机器人在技术上与无人驾驶有许多相同之处,机器人的研发对推进汽车无人驾驶有较大帮助。
在应用场景方面,汽车企业同样具备独特优势。万联证券在相关研究报告中表示,车间工厂也是人形机器人应用的重要场景,车企在人形机器人的制造与应用上自带先发优势。
当前,虽然工业机器人(主要以机器臂为主)已经深度参与了汽车制造,但是汽车总装线上的很多工作,如贴车标、安装内饰等工作,工业机器人很难替代人类完成。而人形机器人由于能够模拟人类的动作和姿态,因此能完成上述动作,从而提升效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小鹏打造的AI机器人小鹏Iron已经在小鹏广州工厂进行了小鹏P7+车型的生产实训,未来将会聚焦在工厂和线下门店等场景。
优必选科技副总裁、研究院执行院长焦继超表示,相比人形机器人,工业机械臂在空间和应用上都存在局限性。人形机器人的优势就在于高度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在总装车间和其他精细化操作领域应用潜力更大。
同时,机器人的应用也会为车企带来相应的商业经济价值。万联证券在相关研究报告中表示,目前,汽车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拥有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强大的生产能力,车企能利用现有的规模生产优势和供应链资源减少相关成本,加快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步伐。
众多企业纷纷涉足人形机器人行业,反映出它们对该领域未来发展的积极预期。马斯克认为,人形机器人未来的市场空间比汽车更大。
此前,马斯克在2024年股东大会上称,未来人形机器人与人类的数量比将超越1:1,甚至达到2:1的惊人比例,预示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将拥有100亿至200亿台的庞大容量。
国信证券在相关研究报告中称,特斯拉机器人产品迭代迅速,有望给全球机器人市场带来“鲶鱼效应”,激发人形机器人玩家的活力。在车端与机器人端零部件共通性较高的前提下,叠加大厂入局、技术迭代、政策催化等,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有望持续推进,2025年或成为量产元年。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全球及中国人形机器人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预计到2028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增至138亿美元,5年内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0.29%。
花旗集团全球洞察分析团队在近日也公开表态称,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7万亿美元,全球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达到6.48亿台,约达到当前全世界汽车保有量的一半。
但是,部分业内人士对于机器人的产业高质量发展也有担忧。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认为,人形机器人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很好,但是产业尚处于萌芽期,市场需求存在比较大不确定性,慢慢的变多的企业加入布局,存在泡沫化的风险。
“具体来说,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已经有四十多年,目前在关键技术上仍面临巨大挑战,如行走稳定性、高精度传感器技术、交互自然度等。”张孝荣表示,这些技术难题的攻克难度和所需时间难以准确预估,可能会引起行业发展不如预期。许多人形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仍处于训练特定任务的阶段,与非人形机器人的差距并未拉开。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从1到N的量产阶段,特斯拉机器人量产进度、AI大模型更新迭代、海内外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落地进程仍然是核心影响因素。”中信建投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程似骐说。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个人会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特斯拉发布约800个新AI和机器人职位,关注人工智能AIETF(515070)、机器人ETF(562500)
AI与机器人板块持续活跃,人工智能AIETF(515070)涨超4%,机器人ETF(562500)涨超2%
人形机器人概念持续活跃,机器人ETF(562500)冲击5连涨,连续6日净流入超3亿!
欧盟科学院院士、日本工程院院士任福继:未来社会是自然人、机器人、数字人“共舞”的时代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1月09日04时49分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北纬34.82度,东经97.56度)发生3.4级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1月09日04时17分在西藏那曲市巴青县(北纬32.26度,东经93.13度)发生3.1级地震
特朗普发文:让格陵兰岛再次伟大!小特朗普已上岛“访问”,丹麦刚刚修改了国徽!上个任期就想买,特朗普为何钟情格陵兰?
日前,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第二代具身智能机器人亮相。据介绍,该机器人采用可变轮足移动结构,具备全地形通行能力。除广汽集团外,丰田汽车、北汽集团等多家车企也已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在业内看来,汽车制造商涉足该领域优势显著,不仅在研发方面门槛相比来说较低,且在应用场景方面也具备独特优势。不过,部分业内人士也表达了对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层面的一些担忧。
日前,2024年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在广州南沙举行,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第二代具身智能机器人在此期间亮相。
据广汽机器人研发团队负责人张爱民介绍,广汽具身智能机器人采用可变轮足移动结构,具备全地形通行能力,可自由切换两轮足或四轮足模式。同时,该机器人还引入人工智能大模型,可实现远程操控、本地控制和自主控制。据了解,广汽机器人研发目前已进入第三代,全新人形机器人计划在2024年12月底正式对外发布。
值得注意的是,除广汽集团外,丰田汽车、北汽集团、上汽集团、小鹏汽车、特斯拉等多家车企通过投资或自研的方式,将业务触角延伸至人形机器人领域。特斯拉CEO马斯克更是公开表示,未来特斯拉的长期价值大部分体现在人形机器人。
“如果说智能汽车是智能智造的皇冠,那么智能机器人将是机器智能的皇冠。我相信,将来智能汽车的厂商都会同时是智能机器人的厂商,相信智能汽车跟智能机器人将来会是一致的产业,且能够产生1+12的效应。”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预判道。
在业内看来,汽车制造商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拥有显著优势,即相较于其他竞争者,他们在研发方面的门槛相对较低。
据悉,汽车领域在无人驾驶、传感器、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与人形机器人的开发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这使得两者在硬件和软件层面上都存在技术转移的可能性。比如,特斯拉的机器人Optimus项目利用了自动驾驶系统中的视觉、导航和AI算法技术。
对此,中科院战略咨询院产业科学技术创新中心汽车行业特聘研究员鹿文亮表示,由于机器人在技术上与无人驾驶有许多相同之处,机器人的研发对推进汽车无人驾驶有较大帮助。
在应用场景方面,汽车企业同样具备独特优势。万联证券在相关研究报告中表示,车间工厂也是人形机器人应用的重要场景,车企在人形机器人的制造与应用上自带先发优势。
当前,虽然工业机器人(主要以机器臂为主)已经深度参与了汽车制造,但是汽车总装线上的很多工作,如贴车标、安装内饰等工作,工业机器人很难替代人类完成。而人形机器人由于能够模拟人类的动作和姿态,因此能完成上述动作,从而提升效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小鹏打造的AI机器人小鹏Iron已经在小鹏广州工厂进行了小鹏P7+车型的生产实训,未来将会聚焦在工厂和线下门店等场景。
优必选科技副总裁、研究院执行院长焦继超表示,相比人形机器人,工业机械臂在空间和应用上都存在局限性。人形机器人的优势就在于高度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在总装车间和其他精细化操作领域应用潜力更大。
同时,机器人的应用也会为车企带来相应的商业经济价值。万联证券在相关研究报告中表示,目前,汽车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拥有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强大的生产能力,车企能利用现有的规模生产优势和供应链资源减少相关成本,加快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步伐。
众多企业纷纷涉足人形机器人行业,反映出它们对该领域未来发展的积极预期。马斯克认为,人形机器人未来的市场空间比汽车更大。
此前,马斯克在2024年股东大会上称,未来人形机器人与人类的数量比将超越1:1,甚至达到2:1的惊人比例,预示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将拥有100亿至200亿台的庞大容量。
国信证券在相关研究报告中称,特斯拉机器人产品迭代迅速,有望给全球机器人市场带来“鲶鱼效应”,激发人形机器人玩家的活力。在车端与机器人端零部件共通性较高的前提下,叠加大厂入局、技术迭代、政策催化等,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有望持续推进,2025年或成为量产元年。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全球及中国人形机器人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预计到2028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增至138亿美元,5年内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0.29%。
花旗集团全球洞察分析团队在近日也公开表态称,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7万亿美元,全球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达到6.48亿台,约达到当前全世界汽车保有量的一半。
但是,部分业内人士对于机器人的产业高质量发展也有担忧。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认为,人形机器人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很好,但是产业尚处于萌芽期,市场需求存在比较大不确定性,慢慢的变多的企业加入布局,存在泡沫化的风险。
“具体来说,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已经有四十多年,目前在关键技术上仍面临巨大挑战,如行走稳定性、高精度传感器技术、交互自然度等。”张孝荣表示,这些技术难题的攻克难度和所需时间难以准确预估,可能会引起行业发展不如预期。许多人形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仍处于训练特定任务的阶段,与非人形机器人的差距并未拉开。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从1到N的量产阶段,特斯拉机器人量产进度、AI大模型更新迭代、海内外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落地进程仍然是核心影响因素。”中信建投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程似骐说。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个人会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特斯拉发布约800个新AI和机器人职位,关注人工智能AIETF(515070)、机器人ETF(562500)
AI与机器人板块持续活跃,人工智能AIETF(515070)涨超4%,机器人ETF(562500)涨超2%
人形机器人概念持续活跃,机器人ETF(562500)冲击5连涨,连续6日净流入超3亿!
欧盟科学院院士、日本工程院院士任福继:未来社会是自然人、机器人、数字人“共舞”的时代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1月09日04时49分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北纬34.82度,东经97.56度)发生3.4级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1月09日04时17分在西藏那曲市巴青县(北纬32.26度,东经93.13度)发生3.1级地震
特朗普发文:让格陵兰岛再次伟大!小特朗普已上岛“访问”,丹麦刚刚修改了国徽!上个任期就想买,特朗普为何钟情格陵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