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迷圈里长期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即美国海军拥有“黄金损管”技能,只要船不沉就能救回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太平洋战争中的“富兰克林”号航空母舰(CV-13),在全舰大火、弹药殉爆的情况下依然得以幸存,而“黄金损管”的光环直到2020年“好人理查德”号两栖攻击舰被焚毁才有所黯淡。其实,美国海军高超的损管能力也是在总结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逐步提升的。在80年前的莱特湾海战中“普林斯顿”号轻型航母(CVL-23)仅被日军飞机命中一枚炸弹即遭到重创,尽管美军全力抢救,终究未能挽回这艘战舰的生命,但其经验教训却成就了数月之后“富兰克林”号的大难不死。今天我们就回顾一下“普林斯顿”号的最后战斗……
■1945年3月19日,美国海军“富兰克林”号航母在日本外海遭空袭重创,几乎沉没。
1944年10月17日,美军舰队浩浩荡荡开进菲律宾群岛中部的莱特湾,同时触发了日本海军“捷一号”作战的警报。1944年6月马里亚纳海战落败后,日本海军制定了捷号作战计划,以应对美军的后续进攻,其中“捷一号”作战以防御菲律宾为中心。在判明美军进攻莱特岛之后,日军舰队于18日陆续从新加坡附近的林加锚地和日本本土出动,开赴菲律宾海的决战之地……
■1944年10月20日,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上将与一众幕僚涉水登上莱特湾滩头。
“捷一号”作战的构思相当复杂,其大致意图是以徒有其表的航母机动部队为诱饵,在菲律宾以北活动,将最具威胁的美军航母特混舰队从莱特湾战场引开,以战列舰、巡洋舰为主力的水面舰队分为多个突击群,分别从圣贝纳迪诺海峡和苏里高海峡突入,对猬集于莱特湾的美军登陆舰队及登陆滩头展开南北夹击,从而挫败美军的进攻。为此,联合舰队将手中的本钱全部梭哈了,连战争前期不舍得用的战列舰也全部出动,共计9艘(含2艘航空战列舰),除此以外还有13艘重巡洋舰、6艘轻巡洋舰和34艘驱逐舰。由于航母部队已基本丧失战力,主要由岸基航空部队提供空中掩护,拥有约500架飞机。
■1944年10月18日,“武藏”号战列舰由锚地启航驶向莱特岛战场,于10月24日被美军舰载机击沉于锡布延海。
尽管日军可谓倾巢而出,但实力相比美军依然处在绝对劣势。参战的美国海军第3、7舰队拥有战斗舰艇超过200艘,其核心是第38航母特混舰队(TF38),拥有9艘大型航母和8艘轻型航母,搭载舰载机1100余架,编为4个特混大队(TG),担负压制日军航空兵力和打击日军舰队的重任。第7舰队以18艘护航航母和6艘老式战列舰为核心,负责为登陆行动提供火力支援和空中掩护。美军对日军的动向已有掌握,在10月上中旬,TF38对冲绳、台湾和菲律宾的日军机场实施一系列扫荡作战,大量消耗了日军航空兵力。在莱特湾海战揭幕时,TF38位于吕宋岛以东海域,准备迎击进入战场的日军舰队。
10月23日至24日夜间,由弗雷德里克·谢尔曼少将指挥的TG38.3大队巡弋在马尼拉以东150海里的菲律宾海上,整夜进行海上加油和飞机整备作业,为天明后的战斗准备好。TG38.3编有4艘航空母舰,包括2艘埃塞克斯级“埃塞克斯”“列克星敦II”号和2艘独立级“兰利II”“普林斯顿”号,由2艘战列舰、4艘轻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护航。
“普林斯顿”号是独立级轻型航母二号舰,原为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中途改建为航空母舰,其舰名取自北美独立战争时期的普林斯顿战役,也是美国海军历史上第四代“普林斯顿”号。该舰于1943年2月建成服役,排水量13000吨,航速31节,装备22门40毫米高射炮和16门20毫米机关炮,最多可搭载45架飞机。“普林斯顿”号于1943年7月开赴太平洋战场,此后转战吉尔伯特、所罗门、拉包尔、马绍尔、特鲁克、马里亚纳等地,历经多次海空战斗,战功卓著。比如在1944年6月的马里亚纳海战中,“普林斯顿”号的舰载机击落了30架日机,另有3架被该舰防空炮摧毁。在莱特湾海战时,“普林斯顿”号搭载有第27航空大队的25架F6F“地狱猫”战斗机和9架TBM“复仇者”鱼雷轰炸机。
10月24日拂晓前夕,TF38的大小航母就已经做好出击准备,由于尚未确认日军舰队位置,当天的首项任务是扫荡马尼拉湾的日军舰船,其次对300海里半径内的区域进行航空侦察,寻找日军主力舰队,再次在舰队周边进行防空反潜巡逻。“普林斯顿”号于5时20分全舰进行戒备状态,6时起飞8架F6F开始当天的第一轮空中巡逻,不久即拦截并击落了2架试图靠近舰队的日军侦察机。
■“普林斯顿”号搭载的VF-27战斗机中队的飞行员们在F6F战斗机前合影,他们在空战中击落了大量日军飞机。
美军正在摩拳擦掌,日军也没有坐以待毙。驻马尼拉的日军第6基地航空部队司令官福留繁中将认为,与其把不多的飞机派往己方舰队上空掩护,不如集中力量突击美军航母舰队,通过以攻为守的方式间接消除美军对突击部队的空中威胁。24日黎明时分,日军侦察机发现了TG38.3的位置,天明后超过100架日军飞机从克拉克、尼古拉斯等基地出发,分为三个波次发起空袭。7时50分,日机编队在距离目标约40~50海里处被美舰雷达发现,随即遭到大批美军战斗机的拦截,“普林斯顿”号又起飞了12架F6F加入防空战斗。在持续约1个小时的交战中,“普林斯顿”号的战斗机队斩落了34架日机,自身仅损失1架,大获全胜。
在击退日军突袭的同时,TG38.3也准备出动攻击机群还以颜色。“普林斯顿”号计划派出9架TBM,由8架F6F护航,但当时大部分战斗机还在空中,舰长威廉·布莱克上校决定先回收12架战斗机,加油装弹后与鱼雷轰炸机一道出击。为了腾出甲板空间供战斗机降落,地勤人员将6架TBM通过升降机送回机库,临时停放在机库甲板后部左舷一侧,每架轰炸机都已加满燃油,挂好鱼雷,两翼下还搭载了副油箱以延伸航程。一切都有条不紊,但危险悄然临近。
■一架“复仇者”鱼雷轰炸机准备从“普林斯顿”号航母上起飞,摄于1944年10月。
9时12分,旗舰“埃塞克斯”号通报,在6海里距离上雷达发现一架不明飞机,受到云层遮挡没办法识别敌我。9时38分,海风将一片低云吹到“普林斯顿”号上空,1架孤零零的飞机突然从云雾间现身,美军瞭望哨识别出那是日军的“彗星”俯冲轰炸机!它显然是之前突袭编队的漏网之鱼,躲藏在云层中耐心地等待机会,终于瞄准“普林斯顿”号亮出了獠牙!“彗星”迅速进入俯冲,“普林斯顿”号急忙左转规避,全舰高射炮扬起炮口猛烈开火,但为时已晚。有美军舰员回忆,即使在密集的炮声中也能分辨出日机机枪的扫射声以及子弹打中木制飞行甲板的响声。事后分析“彗星”可能使用机枪发射曳光弹以修正投弹瞄准线米处改平脱离。
■表现日军“彗星”俯冲轰炸机进行俯冲投弹的画作,不过当天仅有1架“彗星”对“普林斯顿”号进行了“孤狼”式攻击。
炸弹正中靶心,落在后部升降机前方大约22米的飞行甲板中央位置,偏离舰体中线米的破洞。在巨大动能的驱使下,这枚炸弹接连击穿了飞行甲板、机库甲板和第二甲板,在第三甲板的面包房内爆炸,将正在忙碌的面包师们全部杀死,炸点下方就是后轮机舱。至于那架成功命中“普林斯顿”号的“彗星”的结局并不明确,在附近航行的“里诺”号轻巡洋舰宣称击中了这架日机,来自“列克星敦”号的F6F也声称击落了1架“彗星”,总之这条孤狼十之八九未能归巢,机组成员的身份也至今不明,但从战机把握和攻击动作的流畅显而易见是技巧娴熟、经验比较丰富的老手。
理论上讲,一枚250千克炸弹在非要害位置爆炸并不能给这艘万吨级航母造成致命的破坏,包括舰长布莱克在内的美军官兵最初认为这次中弹并不严重。布莱克后来回忆,只听到一声类似空金属罐撞击的闷响,他能从舰桥上看到那个不大的弹孔,第一反应是命令损管人员赶快打补丁,以免影响航空作业,但随着烟雾从破孔和甲板缝隙间飘散开来,布莱克意识到情况不太妙。
■中弹20分钟后的“普林斯顿”号,飞行甲板中部由明显的烟雾溢出,表明机库内发生大火。
那枚炸弹在穿透甲板的过程中,恰巧切断了航空燃料总管,而且撞破了一架TBM翼下的副油箱,导致大量高辛烷值汽油泄露,而炸弹在机库甲板上留下的凹陷仿佛是漏斗,将外泄的汽油引向下层甲板,继而被炸弹爆炸火焰所点燃,顺着倾泻而下的汽油瀑布向机库甲板蔓延,在舰内损管系统做出一定的反应之前,一场大火在机库甲板上猝然爆发,而停在机库内的6架TBM一架接一架地被火焰包围,它们总共装有2500加仑汽油和6枚Mk13型航空鱼雷,殉爆已经没办法避免!布莱克舰长在9时50分将航向转至上风向,使海风从左前方吹来,希望借助风力将火灾控制在舰体后部。
■10月24日10时左右,“普林斯顿”号机库内的鱼雷发生殉爆,大团烟雾升腾到空中,这幅照片是从“南达科他”号战列舰上拍摄的。
尽管“普林斯顿”号的损管队和消防队早已各就各位,但火势之猛烈、扩散之迅速都超出想象,舰体中部的损管系统受到破坏,主消防水管很快失去水压,机库洒水喷淋装置失灵,烟雾和有毒气体通过通风管道在舰体内流窜,高温炙烤着舱壁,将一间间舱室变成烤箱,迫使还活着的舰员逃到甲板上,轮机舱人员戴着防毒面具坚守岗位,但高温和积水让他们不得不撤离,最终“普林斯顿”号丧失了动力,开始随波逐流。10时02~10分,机库内那几架轰炸机的鱼雷终于被陆续引爆了,剧烈的冲击波将前后升降机炸出了升降机井,浓烈的黑烟从升降机口喷涌而出,好像两座海底火山正在喷发!眼见火势已然失控,布莱克舰长于10时10分下达了第一阶段疏散令,除490名损管消防人员外,所有人撤离!10时20分,他又发出第二阶段疏散令,只留下240人继续挽救军舰!
■这幅照片显示了“普林斯顿”号左舷中部的受损情况,可见飞行甲板已经隆起变形,舰体也被大面积破坏,从“伯明翰”号轻巡洋舰拍摄。
舰桥已经热得无法停留,进出通道也被火焰封锁,布莱克舰长等舰桥人员只能利用因爆炸而斜靠在舰桥边缘的起重机臂撤离到飞行甲板上。此前布莱克舰长已经被安排卸任,而继任的约翰·霍斯金斯上校也已上舰,布莱克向后者表达了深深的担忧,因为在机库尾部的鱼雷储存间内临时存放了400枚45千克通用炸弹和65枚集束炸弹,布莱克希望它们已经在之前的殉爆中报销了,遗憾的是这批定时炸弹依然存在。
在接到“普林斯顿”号中弹起火的报告后,舰队司令谢尔曼少将于9时53分命令“里诺”号轻巡洋舰、“卡辛·杨”“加特林”“欧文”号驱逐舰留下守护和救援“普林斯顿”号,TG38.3其余各舰继续执行攻击任务。上述几艘战舰迅速在“普林斯顿”号周围展开环形警戒队形。10时之后,“伯明翰”号轻巡洋舰和“莫里森”号驱逐舰也赶来增援,“伯明翰”号舰长托马斯·英格利斯上校被指定全权指挥救援行动。
“欧文”号靠近“普林斯顿”号舰首,接应人员撤离,一些大胆的人直接从飞行甲板往驱逐舰甲板上跳,或者尝试将重伤员抛掷到友舰上,但两舰之间的距离因为舰体在波涛中不停摇晃而时远时近,高低起伏,非常考验时机的掌握,而不时发生的碰撞在“欧文”号舰体上留下了不少伤痕。更多的人选择由绳索滑入海中或直接跳水,之后游向驱逐舰,攀附着垂下的绳网得以获救,但慢慢的变大的风浪使数十人在抓住绳网之前不幸溺亡。
“莫里森”号在救起约400名幸存者后,靠近“普林斯顿”号的右舷后部,希望协助扑灭肆虐的火焰,不料上层建筑卡在“普林斯顿”号两座突出在舷侧的烟囱之间,结果飞行甲板上的各种物品和残骸纷纷滚落在驱逐舰甲板上,这中间还包括一辆吉普车和一辆飞机牵引车,砸中了“莫里森”号的舰桥!这种经历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欧文”号前来帮助“莫里森”号,几次通过拖拽试图将两舰分开,最终“莫里森”号成功脱离困境,拖着折断的桅杆缓缓离开垂死挣扎的航母。
作为参与救援的战舰中最大的一艘,“伯明翰”号轻巡洋舰属于克利夫兰级,与“普林斯顿”号可谓系出同门,两者尺度相近,因此当“伯明翰”号在“普林斯顿”号左舷平行停靠时,该舰的消防水龙可覆盖“普林斯顿”号整个舰体。“伯明翰”号还派出一支38人的志愿消防队登上“普林斯顿”号协助灭火。一位“伯明翰”号的水兵记得消防水龙从敞开的舱口向机库内喷水,为火中的弹药降温,海水遇到炙热的钢铁顿时化作一团蒸汽!12时12分,有空袭警报传来,协助灭火的“里诺”号暂离进行防空警戒。13时30分,另一个潜艇警报迫使英格利斯上校下令“伯明翰”号暂停救援,展开反潜警戒,直到14时45分解除警报重新靠近“普林斯顿”号。此时,经过消防人员数小时的奋战,火势已得到部分控制,唯有舰尾的一处火场因为高温依然难以靠近。
形势的好转让布莱克舰长心中希望大增,他通过舰队通信系统与英格利斯商量,待大火完全扑灭后,由“伯明翰”号将“普林斯顿”号拖往乌利西锚地。然而,这个希望却在15时23分骤然破灭!布莱克舰长的担忧在这一刻化为可怕的噩梦,存放在“普林斯顿”号舰尾的400多枚炸弹在火焰的炙烤下终于剧烈殉爆,破坏力之猛烈将部分舰尾和飞行甲板后段炸得粉碎!更为惨烈的是,数不清的炽热碎片在冲击波下形成一场“金属风暴”席卷了相邻的“伯明翰”号,后者的甲板上当时挤满了人,瞬间被扫倒一片,有人被钢铁残骸割裂,有人被爆风从高处吹落到甲板上或大海中。“伯明翰”号的甲板堪比人间炼狱,到处是血肉模糊的残缺肢体,血流成河,还活着的人也多数被严重烧伤,强烈的痛苦让他们只求速死,有人对前来救助的军官说:“不要为我浪费了,长官,对我头上来一枪吧”。事后统计,“伯明翰”号有229人死亡、420人受伤,其中219人重伤,占全舰官兵的一半,比“普林斯顿”号的伤亡还要大!
■“普林斯顿”号舰尾的炸弹发生大规模殉爆的恐怖瞬间,拍摄于15时24分。
当大爆炸发生时,布莱克和霍斯金斯两位舰长还留在“普林斯顿”号的飞行甲板上,布莱克幸运地只受了点皮外伤,而霍斯金斯的右腿被碎片切断,失去了膝盖以下的部分,但霍斯金斯坚持让布莱克先照顾其他人,自己用刀切除了碎肉并自行包扎止血。舰尾的殉爆将消防队的所有努力化为乌有,已被压制的火势重新抬头,并向舰体前部的弹药库和油舱蔓延。“伯明翰”号遭此重创后已无力坚持救援,而在场的其他的舰船也没有拖带航母的能力,“普林斯顿”号的命运就此注定。布莱克舰长于16时下达弃舰令,他于16时40分最后一个沿着绳索离舰。
■发生大爆炸后的“普林斯顿”号(右)部分舰尾和飞行甲板后部已经不翼而飞,画面左侧就是被爆炸波及、死伤惨重的“伯明翰”号。
16时45分,谢尔曼少将接到上级命令,要率领舰队北上追击日军航母舰队,他下令将“普林斯顿”号击沉,由“欧文”号驱逐舰执行这项令人心碎的任务,然而该舰随后的经历为这场悲剧增添了一个尴尬的注脚。“欧文”号的鱼雷射击指挥仪在之前救援“普林斯顿”号时因为碰撞而损坏,只能停在航母舷侧约1海里外使用目视瞄准发射鱼雷。第一枚鱼雷走了条曲线击中航母舰首,但毫无效果,第二枚鱼雷从航母舰尾偏离,第三枚鱼雷更离谱,转个圈竟掉头直奔“欧文”号而来,舰长急令加速转舵规避,鱼雷从距离舷侧仅9米处穿过,让人惊出一身冷汗!“欧文”号继续执行任务,第四、五枚鱼雷从舰首偏离目标,而第六枚鱼雷再次上演了“回马枪”,险些击中“欧文”号。
■“欧文”号驱逐舰的鱼雷发射管,该舰针对“普林斯顿”号的鱼雷射击却遭遇尴尬时刻。
在差点两次死在自己鱼雷的手上后,“欧文”号终于被解除任务,由“里诺”号接替为“普林斯顿”号送行。该舰于17时46分发射了2枚鱼雷,命中“普林斯顿”号前部航空汽油库下方的舰体,10万加仑汽油被引爆,仿佛是送葬的礼炮,在海面上形成一朵高达600米的蘑菇云。17时50分,“普林斯顿”号沉入菲律宾海的深渊中。
“普林斯顿”号航母是美国海军在莱特湾海战中损失的最大的战斗舰艇,也是战争后期日军通过非特攻方式击沉的少数美军大型舰艇之一。尽管最终沉没,但“普林斯顿”号的人员损失相对较轻,仅有108人阵亡,1361人获救,布莱克舰长因为在救援行动中的沉着表现而被授予海军十字勋章。值得一提的是,断腿的霍斯金斯上校在一年后被任命为第五代“普林斯顿”号舰长,这是一艘埃塞克斯级航母。最大的人员损失来自“伯明翰”号,除了超过600人伤亡外,该舰上层建筑大面积损坏,失去了2门127毫米炮、2门40毫米炮和2门20毫米炮,参与救援的“欧文”、“莫里森”和“里诺”号都因为碰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普林斯顿”号损管部署到位,但某些意外情况和违规操作还是铸成悲剧。首先,因为航空作业的原因将满油满弹的轰炸机临时移入机库,成为火灾猝然爆发的重要原因,这一点与中途岛海战中日军航母毁灭的原因惊人地相似;其次是空袭警报和潜艇警报使救援行动一度中断,尤其是潜艇警报事后发现是虚惊,白白延误了救援时机;最后,“普林斯顿”号将炸弹违规存放在机库甲板的鱼雷储藏间内,导致了最后的大爆炸。
“普林斯顿”号是美国海军迄今为止沉没的最后一艘舰队航母,它在太平洋战争中总共获得了9枚战役之星。
■“普林斯顿”号的舰名由一艘崭新的埃塞克斯级航母继承,图为该舰于1948年停靠中国青岛时的留影。
在军迷圈里长期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即美国海军拥有“黄金损管”技能,只要船不沉就能救回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太平洋战争中的“富兰克林”号航空母舰(CV-13),在全舰大火、弹药殉爆的情况下依然得以幸存,而“黄金损管”的光环直到2020年“好人理查德”号两栖攻击舰被焚毁才有所黯淡。其实,美国海军高超的损管能力也是在总结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逐步提升的。在80年前的莱特湾海战中“普林斯顿”号轻型航母(CVL-23)仅被日军飞机命中一枚炸弹即遭到重创,尽管美军全力抢救,终究未能挽回这艘战舰的生命,但其经验教训却成就了数月之后“富兰克林”号的大难不死。今天我们就回顾一下“普林斯顿”号的最后战斗……
■1945年3月19日,美国海军“富兰克林”号航母在日本外海遭空袭重创,几乎沉没。
1944年10月17日,美军舰队浩浩荡荡开进菲律宾群岛中部的莱特湾,同时触发了日本海军“捷一号”作战的警报。1944年6月马里亚纳海战落败后,日本海军制定了捷号作战计划,以应对美军的后续进攻,其中“捷一号”作战以防御菲律宾为中心。在判明美军进攻莱特岛之后,日军舰队于18日陆续从新加坡附近的林加锚地和日本本土出动,开赴菲律宾海的决战之地……
■1944年10月20日,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上将与一众幕僚涉水登上莱特湾滩头。
“捷一号”作战的构思相当复杂,其大致意图是以徒有其表的航母机动部队为诱饵,在菲律宾以北活动,将最具威胁的美军航母特混舰队从莱特湾战场引开,以战列舰、巡洋舰为主力的水面舰队分为多个突击群,分别从圣贝纳迪诺海峡和苏里高海峡突入,对猬集于莱特湾的美军登陆舰队及登陆滩头展开南北夹击,从而挫败美军的进攻。为此,联合舰队将手中的本钱全部梭哈了,连战争前期不舍得用的战列舰也全部出动,共计9艘(含2艘航空战列舰),除此以外还有13艘重巡洋舰、6艘轻巡洋舰和34艘驱逐舰。由于航母部队已基本丧失战力,主要由岸基航空部队提供空中掩护,拥有约500架飞机。
■1944年10月18日,“武藏”号战列舰由锚地启航驶向莱特岛战场,于10月24日被美军舰载机击沉于锡布延海。
尽管日军可谓倾巢而出,但实力相比美军依然处在绝对劣势。参战的美国海军第3、7舰队拥有战斗舰艇超过200艘,其核心是第38航母特混舰队(TF38),拥有9艘大型航母和8艘轻型航母,搭载舰载机1100余架,编为4个特混大队(TG),担负压制日军航空兵力和打击日军舰队的重任。第7舰队以18艘护航航母和6艘老式战列舰为核心,负责为登陆行动提供火力支援和空中掩护。美军对日军的动向已有掌握,在10月上中旬,TF38对冲绳、台湾和菲律宾的日军机场实施一系列扫荡作战,大量消耗了日军航空兵力。在莱特湾海战揭幕时,TF38位于吕宋岛以东海域,准备迎击进入战场的日军舰队。
10月23日至24日夜间,由弗雷德里克·谢尔曼少将指挥的TG38.3大队巡弋在马尼拉以东150海里的菲律宾海上,整夜进行海上加油和飞机整备作业,为天明后的战斗准备好。TG38.3编有4艘航空母舰,包括2艘埃塞克斯级“埃塞克斯”“列克星敦II”号和2艘独立级“兰利II”“普林斯顿”号,由2艘战列舰、4艘轻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护航。
“普林斯顿”号是独立级轻型航母二号舰,原为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中途改建为航空母舰,其舰名取自北美独立战争时期的普林斯顿战役,也是美国海军历史上第四代“普林斯顿”号。该舰于1943年2月建成服役,排水量13000吨,航速31节,装备22门40毫米高射炮和16门20毫米机关炮,最多可搭载45架飞机。“普林斯顿”号于1943年7月开赴太平洋战场,此后转战吉尔伯特、所罗门、拉包尔、马绍尔、特鲁克、马里亚纳等地,历经多次海空战斗,战功卓著。比如在1944年6月的马里亚纳海战中,“普林斯顿”号的舰载机击落了30架日机,另有3架被该舰防空炮摧毁。在莱特湾海战时,“普林斯顿”号搭载有第27航空大队的25架F6F“地狱猫”战斗机和9架TBM“复仇者”鱼雷轰炸机。
10月24日拂晓前夕,TF38的大小航母就已经做好出击准备,由于尚未确认日军舰队位置,当天的首项任务是扫荡马尼拉湾的日军舰船,其次对300海里半径内的区域进行航空侦察,寻找日军主力舰队,再次在舰队周边进行防空反潜巡逻。“普林斯顿”号于5时20分全舰进行戒备状态,6时起飞8架F6F开始当天的第一轮空中巡逻,不久即拦截并击落了2架试图靠近舰队的日军侦察机。
■“普林斯顿”号搭载的VF-27战斗机中队的飞行员们在F6F战斗机前合影,他们在空战中击落了大量日军飞机。
美军正在摩拳擦掌,日军也没有坐以待毙。驻马尼拉的日军第6基地航空部队司令官福留繁中将认为,与其把不多的飞机派往己方舰队上空掩护,不如集中力量突击美军航母舰队,通过以攻为守的方式间接消除美军对突击部队的空中威胁。24日黎明时分,日军侦察机发现了TG38.3的位置,天明后超过100架日军飞机从克拉克、尼古拉斯等基地出发,分为三个波次发起空袭。7时50分,日机编队在距离目标约40~50海里处被美舰雷达发现,随即遭到大批美军战斗机的拦截,“普林斯顿”号又起飞了12架F6F加入防空战斗。在持续约1个小时的交战中,“普林斯顿”号的战斗机队斩落了34架日机,自身仅损失1架,大获全胜。
在击退日军突袭的同时,TG38.3也准备出动攻击机群还以颜色。“普林斯顿”号计划派出9架TBM,由8架F6F护航,但当时大部分战斗机还在空中,舰长威廉·布莱克上校决定先回收12架战斗机,加油装弹后与鱼雷轰炸机一道出击。为了腾出甲板空间供战斗机降落,地勤人员将6架TBM通过升降机送回机库,临时停放在机库甲板后部左舷一侧,每架轰炸机都已加满燃油,挂好鱼雷,两翼下还搭载了副油箱以延伸航程。一切都有条不紊,但危险悄然临近。
■一架“复仇者”鱼雷轰炸机准备从“普林斯顿”号航母上起飞,摄于1944年10月。
9时12分,旗舰“埃塞克斯”号通报,在6海里距离上雷达发现一架不明飞机,受到云层遮挡没办法识别敌我。9时38分,海风将一片低云吹到“普林斯顿”号上空,1架孤零零的飞机突然从云雾间现身,美军瞭望哨识别出那是日军的“彗星”俯冲轰炸机!它显然是之前突袭编队的漏网之鱼,躲藏在云层中耐心地等待机会,终于瞄准“普林斯顿”号亮出了獠牙!“彗星”迅速进入俯冲,“普林斯顿”号急忙左转规避,全舰高射炮扬起炮口猛烈开火,但为时已晚。有美军舰员回忆,即使在密集的炮声中也能分辨出日机机枪的扫射声以及子弹打中木制飞行甲板的响声。事后分析“彗星”可能使用机枪发射曳光弹以修正投弹瞄准线米处改平脱离。
■表现日军“彗星”俯冲轰炸机进行俯冲投弹的画作,不过当天仅有1架“彗星”对“普林斯顿”号进行了“孤狼”式攻击。
炸弹正中靶心,落在后部升降机前方大约22米的飞行甲板中央位置,偏离舰体中线米的破洞。在巨大动能的驱使下,这枚炸弹接连击穿了飞行甲板、机库甲板和第二甲板,在第三甲板的面包房内爆炸,将正在忙碌的面包师们全部杀死,炸点下方就是后轮机舱。至于那架成功命中“普林斯顿”号的“彗星”的结局并不明确,在附近航行的“里诺”号轻巡洋舰宣称击中了这架日机,来自“列克星敦”号的F6F也声称击落了1架“彗星”,总之这条孤狼十之八九未能归巢,机组成员的身份也至今不明,但从战机把握和攻击动作的流畅显而易见是技巧娴熟、经验比较丰富的老手。
理论上讲,一枚250千克炸弹在非要害位置爆炸并不能给这艘万吨级航母造成致命的破坏,包括舰长布莱克在内的美军官兵最初认为这次中弹并不严重。布莱克后来回忆,只听到一声类似空金属罐撞击的闷响,他能从舰桥上看到那个不大的弹孔,第一反应是命令损管人员赶快打补丁,以免影响航空作业,但随着烟雾从破孔和甲板缝隙间飘散开来,布莱克意识到情况不太妙。
■中弹20分钟后的“普林斯顿”号,飞行甲板中部由明显的烟雾溢出,表明机库内发生大火。
那枚炸弹在穿透甲板的过程中,恰巧切断了航空燃料总管,而且撞破了一架TBM翼下的副油箱,导致大量高辛烷值汽油泄露,而炸弹在机库甲板上留下的凹陷仿佛是漏斗,将外泄的汽油引向下层甲板,继而被炸弹爆炸火焰所点燃,顺着倾泻而下的汽油瀑布向机库甲板蔓延,在舰内损管系统做出一定的反应之前,一场大火在机库甲板上猝然爆发,而停在机库内的6架TBM一架接一架地被火焰包围,它们总共装有2500加仑汽油和6枚Mk13型航空鱼雷,殉爆已经没办法避免!布莱克舰长在9时50分将航向转至上风向,使海风从左前方吹来,希望借助风力将火灾控制在舰体后部。
■10月24日10时左右,“普林斯顿”号机库内的鱼雷发生殉爆,大团烟雾升腾到空中,这幅照片是从“南达科他”号战列舰上拍摄的。
尽管“普林斯顿”号的损管队和消防队早已各就各位,但火势之猛烈、扩散之迅速都超出想象,舰体中部的损管系统受到破坏,主消防水管很快失去水压,机库洒水喷淋装置失灵,烟雾和有毒气体通过通风管道在舰体内流窜,高温炙烤着舱壁,将一间间舱室变成烤箱,迫使还活着的舰员逃到甲板上,轮机舱人员戴着防毒面具坚守岗位,但高温和积水让他们不得不撤离,最终“普林斯顿”号丧失了动力,开始随波逐流。10时02~10分,机库内那几架轰炸机的鱼雷终于被陆续引爆了,剧烈的冲击波将前后升降机炸出了升降机井,浓烈的黑烟从升降机口喷涌而出,好像两座海底火山正在喷发!眼见火势已然失控,布莱克舰长于10时10分下达了第一阶段疏散令,除490名损管消防人员外,所有人撤离!10时20分,他又发出第二阶段疏散令,只留下240人继续挽救军舰!
■这幅照片显示了“普林斯顿”号左舷中部的受损情况,可见飞行甲板已经隆起变形,舰体也被大面积破坏,从“伯明翰”号轻巡洋舰拍摄。
舰桥已经热得无法停留,进出通道也被火焰封锁,布莱克舰长等舰桥人员只能利用因爆炸而斜靠在舰桥边缘的起重机臂撤离到飞行甲板上。此前布莱克舰长已经被安排卸任,而继任的约翰·霍斯金斯上校也已上舰,布莱克向后者表达了深深的担忧,因为在机库尾部的鱼雷储存间内临时存放了400枚45千克通用炸弹和65枚集束炸弹,布莱克希望它们已经在之前的殉爆中报销了,遗憾的是这批定时炸弹依然存在。
在接到“普林斯顿”号中弹起火的报告后,舰队司令谢尔曼少将于9时53分命令“里诺”号轻巡洋舰、“卡辛·杨”“加特林”“欧文”号驱逐舰留下守护和救援“普林斯顿”号,TG38.3其余各舰继续执行攻击任务。上述几艘战舰迅速在“普林斯顿”号周围展开环形警戒队形。10时之后,“伯明翰”号轻巡洋舰和“莫里森”号驱逐舰也赶来增援,“伯明翰”号舰长托马斯·英格利斯上校被指定全权指挥救援行动。
“欧文”号靠近“普林斯顿”号舰首,接应人员撤离,一些大胆的人直接从飞行甲板往驱逐舰甲板上跳,或者尝试将重伤员抛掷到友舰上,但两舰之间的距离因为舰体在波涛中不停摇晃而时远时近,高低起伏,非常考验时机的掌握,而不时发生的碰撞在“欧文”号舰体上留下了不少伤痕。更多的人选择由绳索滑入海中或直接跳水,之后游向驱逐舰,攀附着垂下的绳网得以获救,但慢慢的变大的风浪使数十人在抓住绳网之前不幸溺亡。
“莫里森”号在救起约400名幸存者后,靠近“普林斯顿”号的右舷后部,希望协助扑灭肆虐的火焰,不料上层建筑卡在“普林斯顿”号两座突出在舷侧的烟囱之间,结果飞行甲板上的各种物品和残骸纷纷滚落在驱逐舰甲板上,这中间还包括一辆吉普车和一辆飞机牵引车,砸中了“莫里森”号的舰桥!这种经历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欧文”号前来帮助“莫里森”号,几次通过拖拽试图将两舰分开,最终“莫里森”号成功脱离困境,拖着折断的桅杆缓缓离开垂死挣扎的航母。
作为参与救援的战舰中最大的一艘,“伯明翰”号轻巡洋舰属于克利夫兰级,与“普林斯顿”号可谓系出同门,两者尺度相近,因此当“伯明翰”号在“普林斯顿”号左舷平行停靠时,该舰的消防水龙可覆盖“普林斯顿”号整个舰体。“伯明翰”号还派出一支38人的志愿消防队登上“普林斯顿”号协助灭火。一位“伯明翰”号的水兵记得消防水龙从敞开的舱口向机库内喷水,为火中的弹药降温,海水遇到炙热的钢铁顿时化作一团蒸汽!12时12分,有空袭警报传来,协助灭火的“里诺”号暂离进行防空警戒。13时30分,另一个潜艇警报迫使英格利斯上校下令“伯明翰”号暂停救援,展开反潜警戒,直到14时45分解除警报重新靠近“普林斯顿”号。此时,经过消防人员数小时的奋战,火势已得到部分控制,唯有舰尾的一处火场因为高温依然难以靠近。
形势的好转让布莱克舰长心中希望大增,他通过舰队通信系统与英格利斯商量,待大火完全扑灭后,由“伯明翰”号将“普林斯顿”号拖往乌利西锚地。然而,这个希望却在15时23分骤然破灭!布莱克舰长的担忧在这一刻化为可怕的噩梦,存放在“普林斯顿”号舰尾的400多枚炸弹在火焰的炙烤下终于剧烈殉爆,破坏力之猛烈将部分舰尾和飞行甲板后段炸得粉碎!更为惨烈的是,数不清的炽热碎片在冲击波下形成一场“金属风暴”席卷了相邻的“伯明翰”号,后者的甲板上当时挤满了人,瞬间被扫倒一片,有人被钢铁残骸割裂,有人被爆风从高处吹落到甲板上或大海中。“伯明翰”号的甲板堪比人间炼狱,到处是血肉模糊的残缺肢体,血流成河,还活着的人也多数被严重烧伤,强烈的痛苦让他们只求速死,有人对前来救助的军官说:“不要为我浪费了,长官,对我头上来一枪吧”。事后统计,“伯明翰”号有229人死亡、420人受伤,其中219人重伤,占全舰官兵的一半,比“普林斯顿”号的伤亡还要大!
■“普林斯顿”号舰尾的炸弹发生大规模殉爆的恐怖瞬间,拍摄于15时24分。
当大爆炸发生时,布莱克和霍斯金斯两位舰长还留在“普林斯顿”号的飞行甲板上,布莱克幸运地只受了点皮外伤,而霍斯金斯的右腿被碎片切断,失去了膝盖以下的部分,但霍斯金斯坚持让布莱克先照顾其他人,自己用刀切除了碎肉并自行包扎止血。舰尾的殉爆将消防队的所有努力化为乌有,已被压制的火势重新抬头,并向舰体前部的弹药库和油舱蔓延。“伯明翰”号遭此重创后已无力坚持救援,而在场的其他的舰船也没有拖带航母的能力,“普林斯顿”号的命运就此注定。布莱克舰长于16时下达弃舰令,他于16时40分最后一个沿着绳索离舰。
■发生大爆炸后的“普林斯顿”号(右)部分舰尾和飞行甲板后部已经不翼而飞,画面左侧就是被爆炸波及、死伤惨重的“伯明翰”号。
16时45分,谢尔曼少将接到上级命令,要率领舰队北上追击日军航母舰队,他下令将“普林斯顿”号击沉,由“欧文”号驱逐舰执行这项令人心碎的任务,然而该舰随后的经历为这场悲剧增添了一个尴尬的注脚。“欧文”号的鱼雷射击指挥仪在之前救援“普林斯顿”号时因为碰撞而损坏,只能停在航母舷侧约1海里外使用目视瞄准发射鱼雷。第一枚鱼雷走了条曲线击中航母舰首,但毫无效果,第二枚鱼雷从航母舰尾偏离,第三枚鱼雷更离谱,转个圈竟掉头直奔“欧文”号而来,舰长急令加速转舵规避,鱼雷从距离舷侧仅9米处穿过,让人惊出一身冷汗!“欧文”号继续执行任务,第四、五枚鱼雷从舰首偏离目标,而第六枚鱼雷再次上演了“回马枪”,险些击中“欧文”号。
■“欧文”号驱逐舰的鱼雷发射管,该舰针对“普林斯顿”号的鱼雷射击却遭遇尴尬时刻。
在差点两次死在自己鱼雷的手上后,“欧文”号终于被解除任务,由“里诺”号接替为“普林斯顿”号送行。该舰于17时46分发射了2枚鱼雷,命中“普林斯顿”号前部航空汽油库下方的舰体,10万加仑汽油被引爆,仿佛是送葬的礼炮,在海面上形成一朵高达600米的蘑菇云。17时50分,“普林斯顿”号沉入菲律宾海的深渊中。
“普林斯顿”号航母是美国海军在莱特湾海战中损失的最大的战斗舰艇,也是战争后期日军通过非特攻方式击沉的少数美军大型舰艇之一。尽管最终沉没,但“普林斯顿”号的人员损失相对较轻,仅有108人阵亡,1361人获救,布莱克舰长因为在救援行动中的沉着表现而被授予海军十字勋章。值得一提的是,断腿的霍斯金斯上校在一年后被任命为第五代“普林斯顿”号舰长,这是一艘埃塞克斯级航母。最大的人员损失来自“伯明翰”号,除了超过600人伤亡外,该舰上层建筑大面积损坏,失去了2门127毫米炮、2门40毫米炮和2门20毫米炮,参与救援的“欧文”、“莫里森”和“里诺”号都因为碰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普林斯顿”号损管部署到位,但某些意外情况和违规操作还是铸成悲剧。首先,因为航空作业的原因将满油满弹的轰炸机临时移入机库,成为火灾猝然爆发的重要原因,这一点与中途岛海战中日军航母毁灭的原因惊人地相似;其次是空袭警报和潜艇警报使救援行动一度中断,尤其是潜艇警报事后发现是虚惊,白白延误了救援时机;最后,“普林斯顿”号将炸弹违规存放在机库甲板的鱼雷储藏间内,导致了最后的大爆炸。
“普林斯顿”号是美国海军迄今为止沉没的最后一艘舰队航母,它在太平洋战争中总共获得了9枚战役之星。
■“普林斯顿”号的舰名由一艘崭新的埃塞克斯级航母继承,图为该舰于1948年停靠中国青岛时的留影。